凝聚态物理创新团队
以成昭华教授、鲁毅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组成“凝聚态物理创新团队”,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自治区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杰出学者。以培养高层次后备人才为目标,要着眼于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提高,汇聚学术方向、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承担重大课题、产生重大成果的过程中,既“打造”了学科带头人,也锻炼了科研队伍,并有利于知名学科的形成。
培养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培养高素质研究生,为我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优势:紧紧围绕国家有关稀土科技与产业规划,把握好稀土科研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努力促进创新型研发体系的发展。
1.2011年我校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2.2013年获自治区首批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包头师范学院与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2014年获批自治区高等学校“磁学与磁性材料重点实验室”。
特色:团队下设四个课题研究单元。
课题研究单元一,负责人赵建军,研究内容包括稀土氧化物单晶材料、稀土氧化物薄膜材料、纳米磁性材料;
课题研究单元二,负责人吴鸿业,研究内容包括微磁学和超导异质结构;
课题研究单元三,负责人徐宝,从事量子磁性系统的平衡态性质研究;
课题研究单元四,负责人郭凯敏,从事飞秒磁学研究。课题组的正式成员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在磁学与磁性材料领域方面开展工作:
1.在磁性材料,超大磁电阻材料的结构、磁性、输运性质方面已开展一些有价值的工作,达到了国际水平。
2.利用低场诱导钙钛矿型稀土锰基氧化物单晶磁熵变行为,为实际的磁制冷应用提供了一种好的备选材料。
3.发展出一套利用显卡通用计算技术解决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方法,使显卡通用计算技术在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应用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4.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在Si(111)-7×7表面上生长得到尺寸分布均匀的有序的Mn量子点,这种量子点对纳米催化,微电子器件有大的应用前景。
5.具有铁磁性和半导体特性的MnSi超薄膜材料,为将来在自旋电子器件的应用提供一类新方法。
6.可能发现相互作用磁性纳米材料中的记忆效应。
7.利用快淬工艺,通过控制快淬速率,合成2:17型结构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可使最大磁能积提高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