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自信,释放压力,丰富课余生活。根据学校第十七届“10•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方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开展“心沐阳光,共筑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协同交流、合作沟通、奋进拼搏、热爱生活。
10月10日-11月20日,结合本学院实际及专业特点,通过学院网站、易班、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送心理学书籍、心理健康指南、心理效应小知识、疏解负面情绪小妙招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院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认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扰。

10月20日-30日,以宿舍为单位,举办“释放心灵,拉近距离”心情联络员进宿舍活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与心情联络员积极沟通,互相交谈,尽情地吐诉自己的烦恼和心事,一起讨论解决烦恼的良方,并进行互动小游戏:你画我猜、我有你没有、逛三园等。随后心情联络员为大家提供关于人际交往的建议,鼓励大家与舍友、班级同学相处融洽,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心情联络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随时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充当同学的倾听者,做好心理危机的识别与报告。此次活动成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舍友的情谊,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宿舍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并且打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0月29日,在劳动公园举行“猫和老鼠”心理健康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活动将参与人员分为“猫”、“鼠”两个阵营。同时开启位置功能共享,由“猫”阵营的同学抓捕,“鼠”阵营的同学躲藏,被抓的“鼠”即刻转为“猫”,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比赛规则决出胜利者。同学们积极参与,互相鼓励,勇于挑战,共计有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过程中两个阵营的同学们团结互助、掩护同伴、密切配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上进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10月30日-11月5日,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关注心理健康,走出心灵孤岛”心理微讲坛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主要围绕学生如何调节心理情绪状态、提升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在校生活等内容展开。主题班会中,心理委员采用“心理微课”的形式,跟同学们介绍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出现负面情绪等。针对常见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同学相处不融洽、父母沟通困难等心理问题,从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讲解了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使同学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和心态面对困难。


11月6日-7日,举办“传递心声音,沟通心世界”主题观影活动,组织2023级全体新生观看电影《心灵捕手》。同学们认真观看,并对影片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进行思考。观影后,同学们对剧情的理解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班级心理委员也为同学们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希望同学们能加强交流,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以正确的方式释放压力,以合适的手段宣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做到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

11月8日,举办“心语心愿”主题活动,包括“相识相知”、“收集理想”两个环节,让同学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借此机会,拉近同学之间距离,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11月10日,开展“心理健康户外拓展之竞走”活动。面向我院全体学生,以竞走200米计时比赛为活动形式,分小组进行,4人一组。比赛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遵守规则,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合力完成竞走比赛,充分地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同时也感受到了团队和同伴的力量,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收获了合作互助的充实和快乐。本次活动,缓解学生各种压力和忧虑,合理释放他们的紧张情绪,让同学们在运动中学会放松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态度,丰富大家的校园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心沐阳光,共筑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的开展,是我院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学院将进一步推动心理育人工作,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扎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