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校企合作)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趋势为基础,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课程实训(案例贯穿式课程教学)+项目实训(阶段项目实战式演练)+企业实训(企业场景化体验式实训)”相结合,分别从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职场就业竞争力、快速成为“到岗即能胜任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院设立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还能敏锐洞察微电子、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动态,并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支持以及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在深入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专业致力于推行全方位、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具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侧重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微电子等相关技术的应用与结合,培养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优秀工程师。
本科阶段课程概括为大学基础课程、微电子专业课程、人工智能课程。

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工程实践教育,工程实践教育贯穿四年,前三年工程实践教育在校内完成,第四年工程实践教育在中关村软件园实践实训基地及企业完成。该培养模式既吸取了高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优点,又结合了企业实用、高效的应用人才培养优势,培养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就业前景良好。

就业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掌握和应用IT领域的技术和工具,结合自己的物理背景,为各种科学、工程和技术问题提供创新和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在微电子、人工智能开发、电路设计、大数据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在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领域等职业生涯中获得发展。

校企一体化育人
职业技能证书将职业认证课程及企业岗位需求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以证代考”。

“双师制”授课高校及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成教研团队,传授技术精髓、分享企业一线经验。实现企业行业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认证。



工程技术项目实战训练引入企业项目案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帮助学生获取企业实际项目经验。
贴近产业的企业环境学院在产业集中地区设立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尽早接受企业教育。专用的实验设备、实验环境可向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环境。
合作企业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由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创办的国有事业单位,具有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社会办学许可证。设立以来,着力搭建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精准对接桥梁,以“合作百所高校、牵手千家企业、赋能百万英才”为使命,致力于为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系统的人才服务,为北京大信息产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大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中心主要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和双创基地运营服务。先后被教育部、科技部、外专局、教委、商委、科委、经信局、人社局等部门授予“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中关村互联网+人才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首批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和“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