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学工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学工 >> 正文

2025暑期社会实践①丨“北疆光电石榴籽”:包师物理青年宣讲团的工厂·乡村·展馆之旅

阅览次数:   发表日期:2025-07-21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精心组建的“包师物理磁聚同心”宣讲团,怀揣青春热情与理论火种,奔赴包头市代表性厂矿、乡村与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实践活动,让党的声音响彻北疆基层。

1A545

第一站:走进“钢铁脊梁”,感悟工业报国情怀

612A

宣讲团首站来到内蒙古“钢铁长子”——包钢(集团)公司。在火热的炼钢车间、现代化的控制中心,青年学子们亲眼目睹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在新时代的生动续写。宣讲员们结合物理学科专业背景,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生动阐释了党的创新理论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

A606


CA5D

他们通过讲述物理原理在钢铁冶炼、新材料研发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重器、民族复兴的支撑作用。宣讲现场互动热烈,工人们表示,“学生们讲得接地气,让我们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科技前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强国建设的抱负。”

第二站:深入“乡村沃土”,见证乡村振兴实践

带着对乡土中国的关切,宣讲团深入固阳县怀朔镇白灵淖村。在这里,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宣讲员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主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如特色黄芪种植、乡村旅游等)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际,用“苞米地旁的小课堂”、“农家炕头上的微宣讲”等灵活形式,向村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的富民政策、民族团结故事以及生态文明理念。他们特别关注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探讨了物理知识如何助力智慧农业、新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等,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村民们感慨道:“这些大学生娃娃不仅带来了新知识,更带来了党和国家对咱农民、对咱乡村的关心和希望。”

第三站: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雄精神血脉

宣讲的最后一站,是承载着宝贵精神财富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在龙梅、玉荣的英雄雕像前,宣讲团成员们肃然起敬。他们以“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深情讲述了龙梅、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感人事迹,深刻阐释了其中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宣讲员们将英雄事迹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紧密结合,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学习英雄模范,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争先。宣讲过程中,青年学子们重温入团誓词,纷纷表示要以英雄小姐妹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北疆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理论星火,燎原北疆

此次“包师物理磁聚同心”暑期宣讲实践活动,是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举措。宣讲团成员们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红色场馆,用青年视角解读理论,用青春话语传递力量,不仅有效普及了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团结知识,更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深刻理解了“国之大者”和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宣讲团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红石榴籽”,将理论的星火播撒在北疆广袤的土地上,为凝聚奋进力量、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了青春智慧。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让理论宣讲的“青骑”足迹遍布更广阔的北疆大地。

 

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年7月20日



上一条:2025暑期社会实践②丨物理学子探秘“钢铁脊梁”:包师院实践团赴包钢感悟科技与信仰的交响

关闭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访问总量 9946

地址:内蒙古 包头 邮编:014030